欢迎来到《广西节能》杂志官网、广西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协会官网
S

最新公告: 关于举办2017年“广西中小企业 节能技术改造和工业循环利用”项 2016-11-07

当前位置: 首页 > 节能减排   > 解振华: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很有市场
解振华: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很有市场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16-08-08 15:47      浏览:2445      字体:    

    8月2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首届绿色发展论坛暨2016西宁城市发展投资洽谈会上,以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围绕《落实巴黎协定大背景下的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人物名片】

  解振华

  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曾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最高奖“联合国环境署世川环境奖”、全球环境基金“全球环境领导奖”、世界银行“绿色环境特别奖”。

  【经典语录】

  “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西宁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必将利用此一历史机遇,赢得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双赢。”

  【美好愿景】

  解振华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汇集各方智慧,不断创新发展思想理念、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最佳实践,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演讲精髓】

  ★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件大事

  去年全球发生了两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其一是年底召开的由196个国家参加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缔约国大会(即巴黎气候大会),为了保护地球和人类,成功达成了“巴黎协定”。这一协定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其二是去年9月联合国举行的历史性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于今年1月1日启动实施,标志着人类社会第一次就发展的概念达成共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发展战略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目前,各国都在采取措施、行动落实“协定”和“议程”。全球已有190多个国家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各国也都在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

  我国发展战略与世界发展潮流高度一致。我国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并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我国发展轨迹逐步绿色化、低碳化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实践也清晰地描绘出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轨迹和蓝图。我国2009年和2015年分别向国际社会承诺了2020年、203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以2005年为基年,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2030年下降60%—6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2020年达到15%左右,2030年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2020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30年增加45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努力尽早达峰。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成效一:经济发展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8.59万亿元,2015年为67.67万亿元,2020年将达到92.7万亿元,15年实现GDP翻两番。

  ●成效二:结构优化

  第三产业(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1.4%上升到2010年的43.1%、2015年的50.5%,规划到2020年将达到56%。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2%下降到2015年的64%,规划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60%,预计2030年将下降至5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5年的7.4%逐步增加到2015年的12%,规划到2020年达到15%,预计2030年将达到20%左右。

  ●成效三:节能提高能效效果明显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9.1%、18.2%和15%。预计到2030年比2005年降低60%左右。

  ●成效四:建筑、交通节能进展明显

  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5亿平方米,约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的38%;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在2011年至2015年之间增加45倍。从2005年到2015年,我国以年均5.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5%的增长,累计节能15.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亿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088吨下降到2015年的0.721吨。

  ●成效五: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2015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38%以上,到2020年将比2015年再下降18%,比2005年下降45%以上。到2030年,将比2005年下降60%—65%,二氧化碳排放争取尽早达到峰值。

  ●成效六:非化石能源利用快速发展

  2015年与2005年相比,水电装机容量增加1.7倍(3.19亿千瓦、1.17亿千瓦);风电装机增加100.8倍(1.29亿千瓦、12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增加615.9倍(4318万千瓦、7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增加3.8倍(950万千瓦、200万千瓦);核电装机增加2.9倍(2643万千瓦、685万千瓦),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再增加3100万千瓦,风电装机增加71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增加5700万千瓦、核电装机增加3160万千瓦。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全球装机总量的25.45%。

  ●成效七:主要污染排放显著下降

  2015年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28.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27.1%。与2010年相比,氨氮排放量下降13%,氮氧化物排放下降18.6%。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成效八: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林业碳汇

  2005年到2015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8.2%增加到21.63%(面积由1.7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2015年(达到151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28亿立方米,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的目标;2030年将(达到168亿立方米)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成效九: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随GDP同步增长

  与2005年相比,2015年我国GDP增长了1.48倍,同期二氧化碳排放(不含林业碳汇)仅增长了53.47%,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005年为26.1亿吨标准煤)2015年(为43亿吨标准煤)(预计2020年为50亿吨标准煤)与2005年相比(只分别)增长64.8%(和91.6%)。

  这些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高,发展的轨迹逐步绿色化、低碳化。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不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其结果必然是碳排放与GDP增长逐渐“脱钩”,达到峰值后实现脱碳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革命仍需努力

  尽管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发展潜力。

  据世行报告,近20年中国累计节能量占全球的52%,但是,201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1.7倍,远高于发达国家。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水平和电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节能潜力仍很巨大,水资源产出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2%,约是英国和日本的6.5倍。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已居世界第一位,接近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排放量的总和。

  ●人均排放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虽然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的国家,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只有12%,而欧盟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有1/4的能源消费来自于非化石能源。主要资源产出率与先进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我国环境污染还比较严重。

  ●资源环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我们要在确保长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加快转型升级,继续深化节能减排、提高能效、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建设等政策措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我国已经确定自主贡献目标,实际上建立了质量效益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倒逼机制,也为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投入来看

  据初步估算,按2010年价格计算,从2005年到2030年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任务,大约需要投入4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6.7万亿美元。截至2015年已投入10.4万亿元,未来15年还将投入约30万亿元。

  ◆从产业规模来看

  绿色低碳产业目前就业人数为2400万人,未来15年还将吸纳4500万人就业,总吸纳6900万人就业。

  ◆从鼓励创新来看

  降低减碳成本的方式主要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引进市场机制以及加强政府监管。

  ★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很有市场

  据有关研究机构估计,到2030年全球有90万亿美元的新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绿色低碳化。世行宣布最新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到2020年每年提供290亿美元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新增(3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目标)。

  目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向已成共识,能源革命已成为大趋势,只有抢占低碳技术和低碳市场先机,才能占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